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健康教育 > 儿童健康 >
儿童健康

口腔科普知识(四)儿童时期牙列的三个阶段

作者:儿童保健部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28     浏览:

  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,牙齿的萌出和乳恒牙替换的过程,临床上将儿童时期的牙列分为三个阶段:乳牙列阶段、混合牙列阶段及恒牙列阶段。

  乳牙列阶段:即第一个乳牙开始萌出到第一个恒牙萌出之前这一阶段,约在出生后的6个月至5岁。乳牙列是儿童的主要咀嚼器官,因此维护乳牙的健康,使颌骨和牙弓能正常发育,恒牙能正常的萌出和排列,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在此阶段一般有以下三个表现:

  (1)乳牙早出。新生儿有时即可见有乳牙萌出,临床常发现在下中切牙部位。这些牙可能是正常的乳牙,由于牙胚离口腔粘膜太近而过早长出。也可能是正常牙数以外的牙,这些牙因为发育不完全,牙根没有完成或者根本没有牙根,常常是松动的,因而有脱落被吸入的危险,只要有松动自行脱落的可能,就应及早拔除。

  (2)乳牙晚出。1周岁以内萌出第一个乳牙都是正常的,超过1周岁后还未萌出第一个乳牙则应考虑是否有全身性疾病,应去儿科进行全面检查。如1周岁或更晚仍未萌牙,应怀疑先天性无牙畸形,可摄X线片检查有无牙胚发育。先天性无牙畸形极为少见。

  (3)龋齿。乳牙龋齿的发病率较成人高,由于乳牙钙化程度较低,因而龋齿发展速度也较快。因此,我们常见到一些小朋友满嘴都是牙根。

  混合牙列阶段:此阶段为第一个恒牙萌出后至最后一个乳牙被替换之间这一阶段。平均年龄为6—12岁。最先萌出的恒牙为下颌第一恒磨牙或下颌中切牙。最后被替换的乳牙是第二乳磨牙或乳上尖牙。这一阶段中儿童口腔中同时存在着乳牙与恒牙,故称混合牙列。表现为:

  (1)乳牙晚脱。如恒牙萌出,相应乳牙未脱,应将其拔除,以便恒牙能在正常位置萌出。

  (2)恒牙萌出困难。多见于乳牙过早脱落,儿童用牙龈咀嚼,使牙龈角化增强,龈质坚韧甚至肥厚,致使恒牙萌出困难。但一般不作特殊处理。

  (3)常见不良习惯及其引起的牙颌畸形。①口呼吸引起牙龈增生,腭盖高拱等;②吮指、唇、吐舌引起牙齿移位,形成前牙开合畸形;③咬铅笔、筷子等也可引起咬合畸形或牙列不整。如发现上述不良习惯应及时纠正。

  恒牙列阶段:即最后一个乳牙替换为恒牙时至儿童时期阶段结束,此阶段中口腔内无乳牙存在。恒牙列阶段,一部分恒牙的牙根虽已基本完全形成,但髓腔相对较大。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居首位。龋齿发病率有回升趋势,故此时龋病防治工作仍应重视。

  (撰稿:吴珍珍  审稿:叶和义)

分享
Copyright@2016 www.aqfjzx.org 皖ICP备17007487号-1
版权所有:安庆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
热线电话:0556-5572202 地址:安庆市东围墙12号 技术支持:众和网络
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35号

微信公众号